根據YAHOO新聞 《營養學教授:人體最重要的排毒是這件事,一天兩次不讓傷害殘留》
王進崑 (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)
【 王進崑 (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)】
身體排毒的方式很多,除了上述我說的體能活動排汗外,呼吸、放屁、大小便等生理性排泄都是排毒。身體的代謝是動態的,在細胞與組織不停運作下,廢物也不斷的產生,所以排毒不應該中止。
而我推廣的「太極養生」同樣強調動態平衡,除了陰陽互補外,也須注意「進與出」。簡單的說,我們每日攝取食物,提供身體所需的熱量與營養,但被利用後的殘渣必須確實排出,這些殘渣如果停留在人體內便成為毒素。
如果吃得越多,消化器官、胃腸道與細胞的工作與負荷便越重,這也是為什麼太極養生法中會主張七分飽。因為食物代謝殘渣與代謝廢棄物會不斷產生,所以每天適當的排毒絕對必要。
排便是排泄量最多、也是人體最重要的排毒方式,如果今天應該排出的糞便因故未被排出,在體內繼續停留就稱為宿便。宿便因為在腸道停留時間長,因此會在大腸中被微生物持續利用、反覆吸收,此時產生的有害物也會被持續吸收,將對人體造成傷害。
而宿便在腸道停留時間越久,水分會持續被腸黏膜吸收,因此排出的糞便體積會變小且變得又乾又硬。此時若要排出,勢必要加強腹部的推送力道,導致腹壓上升,長期腹壓升高表示腸道裡的食物殘渣不容易移動。在這樣的情形下,推送力道大卻推不動時,殘渣會在腸道脆弱處向外擠出袋狀物,造成所謂的大腸憩室症。
大腸憩室中的殘渣與細菌不易被清除,長期下來容易惡化而轉為病變。另外,長期腹壓升高也會迫使肛門部位括約肌緊張,進而使靜脈曲張導致痔瘡的發生。
為了避免宿便,我每天一定會吃早餐。因為當早餐進入胃部後,會刺激腸道蠕動、引發便意。此時,我會「尊重」便意,立即上廁所且絕不忍耐。另外,晚餐後一個多小時,我會有第二次的便意。所以,每天固定「排毒」兩次。
如何做到一天排毒兩次?下一頁看看營養學教授的必學秘方!
我經常對學生耳提面命的囑咐一定要吃早餐,早餐的重要性不只是提供一天能量,更能開啟人體的排毒機制。正常來說,食物進入人體後,經消化、吸收後的殘渣會在24小時內被排泄掉。我們可以從圖A中看到,上午8點的早餐約在中午12點會完成消化吸收,且會從迴腸轉入大腸。圖B中,下午1點進食午餐後,午餐食糜會在下午5點趕上早餐吸收後的殘留物,並且開始進入大腸。
而在圖C,下午6點進食晚餐後,在晚上9點至10點間晚餐的吸收後殘留物,開始進入大腸並趕上午餐的吸收殘留物。此時,早餐未被吸收的殘留物,因腸道蠕動會被排出,所以晚間9點至10點是解便的最佳時機。
圖D中,隔天上午時,前一天午餐與晚餐未被吸收的殘留物已移至直腸,待吃完早餐後10至20分鐘腸道蠕動,便可促進排泄,即上午7點至8點是解便的好時機。建議每天至少一次排便,最理想的是上午與晚間各排一次。
本文摘自《王進崑營養學,白髮變黑髮,年輕15歲》/ 王進崑 (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)/大是文化